
8月25日,天元區精準就業服務體系經過2個月試運行后,正式啟動。當天上午,區人社局為轄區企業、園區、街道(鎮)社區(村)干部和基層就業服務專員、企業服務專員近300人進行業務培訓。下午,全區召開動員大會,為兜牢民生底線,打響我區就業改革攻堅戰。
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鄔凌云,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智勇,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天元區委副書記、區長何柢參加動員大會。
改革改了什么?
關鍵詞:一個體系,兩個對象,三個主體
此次天元區精準就業體系改革,搭建起一個體系(精準就業服務體系),服務了兩個對象(企業、居民),充分發揮了三個市場主體(園區服務公司、人力資源機構、培訓機構)作用。
“一個體系”
即精準就業服務體系。線上部分,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天元精準就業平臺”,就業招工雙方,均可利用該平臺匹配求職者和用工崗位;線下部分,為用工企業和求職居民(兩個對象)提供精準服務。
本次改革,天元區配備了90人的專職崗位,服務上述兩個對象。
其中:
? 由高科園創組織的50人企業服務專員團隊,負責轄區9大園區內的企業用工服務,專職從事就業服務工作,負責收集企業用工需求和信息錄入,向企業推薦用工。
? 新增40人的就業服務專員,則駐扎轄區基層社區(村),服務居民就業。
該體系將充分發揮高科園創公司、區內人力資源公司、培訓學校三個市場主體的作用。
企業遇到招工問題,不僅可以找人力資源公司,今后,高科園創的企業服務專員將直接服務于企業,精準對接招工需求,匹配用人信息,以及為企業進行崗前培訓。
作為求職的居民,除了線上平臺登記,還可以通過社區就業專干和就業服務專員,詳細錄入個人情況及就業意向,確保就業招工匹配更加高效、精準。
在天元區此次精準就業服務體系試運行階段,動力谷企業服務站點的企業服務專員凌靜與泰園片區驛站的就業服務專員易珊完美配合,為泰園社區的寶媽彭女士成功匹配就業崗位,目前,彭女士已經順利入職轄區企業的文職崗位。
為什么要就業改革?
“讓人人擁有穩定的就業,體面的工作,有尊嚴的生活”。
后疫情時代,企業招工難、群眾工作難找的矛盾更加凸顯。
今年以來,區人社局搜集缺工崗位2100個,缺工5148人,通過回訪,僅1519人上崗。生產性企業普遍存在研發人才、高技術人才缺乏,經常受到一線普工“招工難”的困擾。企業招工途徑單一。
鄔凌云指出,人人擁有穩定的就業,體面的工作,有尊嚴的生活,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把就業工作擺在更突出的位置,聚焦企業招工與居民就業兩端的信息匹配更精準,通過開展就業工作改革,打通供需雙方就業難點、堵點,努力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實現居民就近就業。
守住初心,才能把就業工作辦進群眾的心坎中。鄔凌云要求,要摸清網格內勞動力底數和居民求職需求,就業服務專員要和群眾交朋友,取得群眾信任,引導居民轉變求職觀念;企業服務專員要主動對接園區企業,建立企業用工信息庫,做到底子清,全區一盤棋。
“一直以來,我們在思想認識、服務理念、改革舉措等層面,尚未實現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突破,這與高新區、天元區的地位不匹配,與新區就業形勢要求不適應,也與群眾的就業期盼也有差距。”鄔凌云指出,要重視基層基礎工作,全區上下各部門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用心用情為企業與就業居民牽線搭橋,做好線下服務工作。
何柢指出,就業工作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生產,大家站位要更高,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帶著責任、帶著情懷,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就業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大家合力要更強,政府要發揮好宏觀調控作用,市場也要發揮好資源配置作用;大家的服務要更細,通過細致入微的走訪、設身處地的匹配,解決個人和企業的現實困難;這份事業中,要以更實的作風,走好群眾路線,讓更多群眾知曉、支持、參與。
你還在為就業發愁嗎?
進入小程序,一碼就上崗
↓↓↓
“精準就業服務平臺”小程序二維碼及操作指南(點擊看大圖)
責編:鄧波
來源:株洲新區發布
下載APP
分享到